虞红: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这些重要论述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要求。报告多次提到“人才”“英才”,我们要率先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将会议精神融入工作中,高标准高质量开设好思政课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指导育人实践,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教育和人才支撑,立德树人、凝心铸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更要深入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英才”培养之路,统筹教学、科研、一流课程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卓越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能社会服务,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宣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充满信心和力量——“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美好的蓝图需要埋头苦干、团结奋斗才能变为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